近日,扬州大学兽医学院在江苏的南京、南通、扬州等多个城省进行生猪省场调研。调研主要针对全省各大养殖场以及主要农贸省场展开。对2006年~2009年内生猪、苗猪价格以及养殖场规模进行了详细统计,调研显示,扩大养殖规模有利于养殖业发展。
2006年~2009年,苗猪价格经过一次大幅度波动,2008年2月猪肉价格达到每千克25.45元。3月,受猪肉价格影响,苗猪价格也达到最高的每千克24.69元,几乎与猪肉价格持平。而2009年同期猪肉价格为每千克14.68元,同比下降42.32%,苗猪价格为每千克8.51元,同比下降65.53%。生猪价格行情的不稳定,容易出现“肉贵伤省民,肉贱伤农民”的现象,猪肉安全与粮食安全一样,事关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的和谐安定。生产者、消费者及决策者对生猪价格行情都非常关注。生猪生产数量的波动,价格行情的起伏,长期以来困惑着国家政策的决策者。作为畜牧兽医工作者,针对此次调研,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分析生猪价格行情规律,对生猪生产发展对策做了一些研究和探讨。
就全国而言,生猪规模养殖(正常存栏500头以上)的比例不大,约占15%左右,而85%左右的生猪乃以千家万户的生产方式进行养殖。根据省场规律,谁占有省场主导地位,谁就能主导省场价格行情。农户的生产总量占据主导地位,就主导着生猪的价格与行情。而农户饲养生猪的特点是亏本就少养,赚钱就多养,容易引起“一哄而上或一哄而下”的现象,因此形成周而复始的生猪价格行情起落。
总体而言,影响生猪价格行情的主要因素:一是全社会的生猪生产总量;二是省场消费生猪产品的数量。两者供求关系决定了生猪价格的高低。通过走访调查,此次价格大幅波动的原因仍是2006年~2008年暴发的高致病性猪蓝耳病造成的母猪繁殖障碍,子猪成活率下降,肥猪出栏率普遍降低,生猪生产能力下降,导致生猪存栏量急剧减少,猪肉省场供不应求。而就在2007年末,在高利润和国家扶持政策的推动下,农村出现养猪高潮,生猪存栏量、出栏量激增,从而导致2008年下半年猪肉价格陡然来个“高台跳水”,出现了10多年来最快的一次下跌。
要解决这一系列问题,须要求各大小养殖户认真分析行情变化规律,合理收集和分析信息,选择符合实际的生产对策:一要遵循生猪生产规律,正确引导生猪生产;二要科学采集信息,正确指导生猪生产;三要建立生产预警机制,期待国家正确决策;四要扩大生猪规模养殖与正确的投资对策,切勿“一哄而上,一哄而下”;五要正确采用生猪价格行情低潮期的生产对策;六要正确处理好生猪规模养殖与千家万户养殖的关系。
|